8月1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在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会议以“AI赋能土木工程教育”为主题,旨在促进AI赋能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更新、教育学生的方式创新、教学能力提升,全方面提高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会议特邀清华大学水木书院院长冯鹏、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王宏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阮欣、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袁竞锋、广州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燕乐纬等专家作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全国66所高校,8家行业协会及企业的200余名土木工程领域专家学者、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话AI时代土木工程教育创新与发展。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一文介绍了贵州民族大学及学校建筑工程学科的建设发展状况,恳请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持续加强对学校和建筑工程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和帮助,要求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学院加强交流对接,主动寻求支持和帮扶,快速推进AI赋能背景下相关学科的转型升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孙利民指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正面临转折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工程教育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在新工科和智能化技术快速的提升的背景下,怎么样做课堂教学内容和教育学生的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坚守教育的育人本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以上问题使得高等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孙利民表示,本次研讨会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克服困难,主动拥抱AI技术,将智能工具转化为教学利器,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新范式,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欧阳东表示,作为土木工程领域权威的出版机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始终以服务教育、传播知识为使命。未来,出版社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联合高校、企业推出更多AI技术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创新教材与数字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开幕式上,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同向贵州民族大学赠送全套土木工程专业教材,涵盖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等领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向贵州民族大学捐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内容涵盖前沿技术、经典理论及实践案例。
本次研讨会为期3天,邀请到了相关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围绕AI工具开发、课程设计优化、实践教学改革作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会议设置了青年教师说课竞赛环节,“以赛促教”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热情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还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现场参观,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此次研讨会为全国土木工程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作为承办方之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探索数字化教育创新,为土木工程学科专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